虽然公立医院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在逐年提高,但距离3级和4级的“KPI”还有差距。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对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进行通报,全国88.40%的二级公立医院参加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平均级别达到2.60级。其中,60.36%的二级公立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达到3级及以上,基本满足部门间数据交换的要求;二级公立医院中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的最高级别为5级占比约为0.3%,三级公立医院中5级占比约为9.75%。
同时《2022年电子病历系统高级别医院数据分析报告》也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在全国232家电子病历高级别医院中,共有4家医院获评7级、32家医院获评6级、196家医院获评5级,8级空缺。
作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维度,高级别电子病历不仅是医疗机构实力的象征,也是“医学高峰”建设的硬性要求。例如,重症医学、罕见病、内分泌代谢病、癌症和血液病等国家医学中心的设置要求中就明确,申请单位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5级。
达到5级已属不易,想要“更上一层”则难上加难。《2022年电子病历系统高级别医院数据分析报告》指出,在32家6级医院中,选择有明显过级时间节点的医院21家,分析其通过5级与6级的时间差,历时3年的医院有6家,历时2年的医院为10家,历时1年的医院为4家;从5级到6级的平均过级时间为2.3年。
高级别电子病历系统中一个显著的要求是:实现医疗决策支持。
电子病历5级要求实现中级医疗决策支持,即在全院实现“基于集成的病人信息,利用知识库实现决策支持服务”;6级要求“形成全院级多维度医疗知识库体系,能够提供高级别医疗决策支持”;7级则要求全面利用医疗信息进行部门内的医疗安全与质量管控。
这就意味着,实现医疗决策支持对电子病历高级别评审起到关键作用。
学透通作为上海市“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专业专注于肾脏病领域里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和新型数字疗法创新,凭借多年来在医院电子病历应用领域的积极实践,为包括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用户顺利通过电子病历六级高级别评审。
通过提供能高效结合电子病历评审要求的新一代智慧血透管理产品,以及全套信息化等级建设服务,助力医院全面达到卫生部《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评价方法及标准》所要求的“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高级医疗决策支持”,实现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进行了业务及数据的集成整合,从而推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