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革命4.0时代,人们都在谈论智慧医院。那么,什么是智能医院?智慧医院的特点是什么?
传统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是医院能为患者提供哪些服务。其实,智慧医院的边界已扩展到了整个医院的互联互通,包括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个维度,不仅涉及整个诊疗过程,还涵盖了医院管理。
智慧医院是要解决如何管理当今日益复杂的医疗环境这一问题。医疗机构面临着在改善临床结果和运营效率的同时提高医疗质量的压力。智慧医院的设计要遵从顶层设计的方法论,在整个顶层框架设计时遵从自上而下的原则,在实现步骤设计时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按照顶层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关键点,结合传统的医院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形成一套完善的新型国际化智慧医院设计思路。
智慧医院建设主要包括针对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针对患者的“智慧服务”以及针对医院的“智慧管理”。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医院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升临床诊疗工作的智慧化程度。以“智慧服务”建设为抓手,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一、服务于患者
1、自助终端机
自助终端机能够提供自助办理诊疗卡、自助当天挂号、自助预约挂号、自助缴费、自助打印发票、自助查询打印化验单、自助打印门诊清单等服务,并支持银行卡、社保卡等多种形式缴费。
2、院内导航系统
院内导航系统将医院内的挂号、收费、药房和各科室、各类便民设施的具体位置搬到手机上,分楼层显示,支持搜索并自动规划路线。通过医院高精度3D室内地图的三围视角向患者提供院区各科室与设施,实时导航以及位置分享功能。
3、医院APP
针对患者使用的医院APP,是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以患者、医生、医院三者为中心,覆盖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便捷移动医疗服务APP。包括预约挂号、就诊叫号、报告查询、专家排班、就诊历史、体检预约及报告查询、住院每日清单等功能。
4、医院门诊叫号系统
主要用于医院门诊部、医技部、检验科、药房,解决患者就诊流程无序、就医环境复杂等问题,帮助护士智能分流、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5、床边呼叫系统
实现病人在病房或卫生间任何情况一键呼叫。通过病房门口机,可显示各个病房住院信息、责任医生和护士的信息,同时具备护士站主机相互托管,呼叫转接,护理增援,输液报警,移动无线语音及文字、广播等功能。
6、智能陪护床
基于人体工学设计,坐躺可自动调节靠背、脚板的角度。同时区别于一般陪护床,提供手机APP或小程序,方便用户用手机完成租床、还床、缴费及其他增值服务。
二、服务于临床医生
1、EMR电子病历系统
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电子病历系统对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提高病历规范性和完整性有重要作用,电子病历系统对病人信息的整理与共享,加强医疗质量监督、减轻医生工作量有十分重要价值。
2、MDT多学科会诊系统
为多学科会诊提供技术支撑,整合院内外专家资源,避免患者在不同科室、不同医院之间奔波,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3、急诊管理解决方案
通过建设和整合统一、高效的医疗平台为基础,以物联网技术为手段,改变传统手工分诊工作方式。同时对院前急救、住院、检验等子系统集成,实现标准化急诊服务流程。
4、住院临床管理系统
以患者为视角进行整合,以诊疗过程为时间轴,使医护分别能够在各自角色的工作站平台完成对住院病人的所有诊疗工作,同时集成病人所有信息,实现患者历史就诊信息的完整调阅,历史医技结果的趋势图分析,同时增加质控和知识库应用,提高医嘱质量,降低医疗差错。
5、PASS合理用药管理系统
实现医嘱自动审查和医药信息在线查询,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帮助医生、药师在用药过程中及时掌握和利用医药知识,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6、手术麻醉管理系统
实现医疗病案的真实记忆存储,医疗经验的积累和有效归纳,解决手术室麻醉过程管理的过程信息化和数字化。
7、输血管理系统
以临床输血为核心、以血制品规范管理为基础,结合物联网移动应用,实施全流程全条码闭环管理,规范输血整体流程。
8、重症监护系统
通过对重症监护管理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患者在重症监护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
9、心电管理系统
对医院各种心电生理设备产生的检查数据及相关病人信息,按照统一数据格式规定,并提供统一数字化心电图浏览、测量工具,对心电波分析、报告及电生理数据进行挖掘与共享,并可通过网络及接口,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和交互。
三、服务于护理
1、输液解决方案
利用无线网络技术、掌上电脑、二维条码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完成收药、配药、发药、输液、巡视等环节,解决门诊输液患者身份识别和呼叫问题。
2、婴儿安全解决方案
依托RFID射频技术,通过给婴儿和母亲佩戴有源电子标签,为婴儿提供防盗、防抱错、定位、视频联动等监控和保护服务。
3、医疗护理手持终端
为医疗护理绩效管理、移动护理、移动查房打造的数据采集、存储、传输设备。可以采集病人、药品、物资信息,并借助网络实施传输到数据库中心。
4、陪检信息系统
采用模块化管理,实现检查科室、临床科室、陪检中心协同工作。医生在开具医嘱的同时即生成检查申请信息,相关科室即可进行检查安排和调整。
四、服务于医技
1、PACS/RIS系统
通过将日常产生的医学影像通过各种接口,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当需要时可被调取,可增加辅助诊断管理功能。
2、LIS系统
协助检验医师对检验申请单及标本进行预处理,检验数据处理,检验报告审核,检验报告查询、打印等功能。
3、病理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病理检查多种电子申请单、标本采集、标本签收登记、取材信息管理、脱水、包埋、切片/制片、病理诊断、图文报告、特检信息管理、归档管理、科室管理等功能。
4、数字化血液透析系统
全面涵盖诊疗活动、护理活动、设备保养与管理、药品耗材管理、费用管理等信息数字化,满足血透科室全院信息共享和质控管理需求。
五、服务于医院管理
1、智慧药房
从患者完成缴费时发出配药指令,提醒患者窗口取药,同时药房与窗口接收配药信息,提前调配药品。
2、数字化手术室
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信息一体化集成,提供手术分级管理,接入监护仪、麻醉呼吸机、输液泵、导航仪等设备,提供术中医嘱、术后计费、高值耗材零库存管理与使用跟踪。
3、医疗废弃物管理系统
关注医疗废物分类、打包、暂存、运输、中转、处理等全周期的有效追溯管理和条码管理。
4、医用智能物流系统
气动物流、智慧仓储,节省医院大量空间和运维设备。
六、服务于护理
1、智能安防系统
提供应急指挥、远程教学、远程探视等需求。
2、楼宇自控系统
对空调新风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生活用水系统、换热站系统、空调冷源系统、电梯系统、照明系统、变配电系统进行实施监控。
3、智能照明系统
实现远程监控、节能管理每一盏灯,实现按需照明。
4、后勤管理系统
涉及运送、保修、巡检等相关模块,为医院提供安全、及时、高效后勤服务。
在政策和临床业务需求的共同驱动之下,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大领域的数字化应用正在加速落地中。当前阶段,虽然医院对各类数字化应用的采纳有先后之分,但长期来看,最终医院将会成为由各种数字化应用支撑的智慧型医院。
随着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智慧医院完整定义以及建设标准的逐步统一,智慧医院建设将实现全面铺开。展望未来,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元年,智慧医院建设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期。
医院的互联互通,包括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个维度,不仅涉及整个诊疗过程,还涵盖了医院管理。